下拉阅读上一章

成就之路 蚕食山西

  崇桢十四年七月

  山西,太原府,何守光接到张仲谋命令。

  韩冰道:“厅长说了些什么。

  何守光把文件交给他看。

  只见上面写着,按军政厅议,决定如下:

  第一、长期驻所山西太原府,建立严密防御工事。

  第二、经流贼扫过的区域,大明兵力必定空虚,着以军管征粮名义,接管各州府,清理卫所,架空当地官员,建立行政体系。

  第三、清量土地,收归山东政府所有,发动流民或浮掳开荒种地,与山东各部门协调造路及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

  第四、全力招降李自成所部流匪,务必打散重新进行编练,思想教育。

  第五、全力征兵,争取训练五十万以内新兵。

  第六、以流匪未清,居住不安全为由,将所有小镇居民全部迁移到府城,进行统一分管理。

  第七、建立户籍制度,对每个进入管辖内的居民,实行登记,发以身份证明。

  第八、空置下来的小镇,与各部门协调,全部拆除后建成工厂,以备之后的商业活动做铺垫。

  第九、全面接收山西所有矿藏,若有反抗者,就地格杀。

  第十、全面接收山西以外的流民,将土地合理承租给他们种地。

  苏小光看完道:“我还是小看厅长的宏图伟业的决心,这是要吃掉山西的节奏。

  韩冰道:“是啊!如此周密的部署,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

  一连连长唐亮开口道:”这几年,山东各项事物基本上都成熟了,厅长想要一个山西不在话下。

  童明道:“俺是大老粗,什么都不懂,但我知道山西的人民有救了,再也不用过着朝不保夕,吃了上顿没有下顿的苦日子。

  何守光曾经是山西人,如今自己居然有能力,解救人民于水火,心中也是很激动的。

  他道:”是啊!人民都不容易啊!

  报告!

  何守光道:“进来!

  一名卫兵进了进来:“我们汾阳,中阳,平遥发现有大军在靠近。

  韩冰道:目测,有多少人。

  卫兵道:”夜黑看不清人数,队伍分三排,分两路进发,速度很快,事情紧急,就来报告。

  何守光道:“你们四个,去看看。

  众人道:“是!

  然后坐上军用吉普车,往汾阳方向开去。

  汾阳县

  自从命令下达那一刻起,一排排长李并就带着200名卫兵,趁夜色摸上城头,解决巡夜流匪,打开城门,趁机消灭城内不到1000人的流匪,占据了汾阳县。

  短短两天时候,就把所有周围的小县流匪,悄悄拔除。交接着由大部队接管,布置防御工事。

  李自成自从接到李岩惨败的消息

  李自成自从上一次,心情就一直不是很好在山东,他何守光所部,打得落花流水。无奈之下只有退守山西,他吸取了教训,开始经营山西,倒也养活不少人,只是历史性的眼界局限,他也只能看到这一步,他让人发明火器,可惜铁的质量不行,经常出现炸镗,还炸死了不少工匠。还不如弓箭好用!

  李自成昨天接到李岩惨败的消息,心情就更不好了,大骂李岩不是好东西。但为了保住吕梁府,还是派了40万大军,数万粮草,前去支援。

  大军由李自成心复李过带领,浩浩荡荡向吕梁城进发。

  一身铁甲的李过,骑着高头大马,正得意意洋洋地向吕梁城进发。

  因为李自成,命他拿下李岩,自己接管吕梁城。

  副将鲍三胜道:“李将军,前面就是汾阳县了,要不先歇歇,再出发。

  李过道:”也好,分咐三军,就是安营扎寨。

  汾阳县城楼上,

  李并急道:“唐连长,看他们的样子,似乎要进县,我们现在只有两万兵力与原先计划,相背离,现在怎么办。

  作为第二连连长,唐浩心中也是很无奈,如果他们让他们发现,计划就会全部落空,自己一个两万的人马,对阵近40万的军队,就算武器再好,也扛不住人多啊!

  唐浩咬咬牙道:“实在不行,就开打。

  副连长蔡东明道:”我倒是有个主意,我们前面不远处不是有个排吗?让他们放几枪,吸引他们注意力。

  唐浩道:“不行!这样的风险太大,这是在把兄弟们的命往死里逼。

  李并道:“为了计划顺利进行,必要的牺牲是有必要的。

  蔡东明道:”是啊!不然真来不及了。

  唐浩道:“好!兄弟们,对不住了。

  李并向远处打出手势,意思是让他们放枪,然后撤退的意思。

  这时,下面的流匪副将,已经开始上前叫门了。

  只听他道:”我们是李过大将军行军至此,要进内休息,请你们守将开门。

  唐浩拖延道:“谁知道你们是哪一路,我先去找我们将军来,你们先等一下。

  鲍三胜道:“大胆,谁不知道我们李过将军的大名,快开城门。不然,等一下,让你们好看。

  谁知对方根本不理他,人不见了。

  李过,突然觉得有点不对劲,刚想说话。

  突然不远处,响起枪响,队伍中,死了好几个流匪。

  李过叫道:”不好,敌袭,给我追。

  原来,那一两百人,放了几枪就往后跑。

  流匪大军并未扎营,立刻起步往前追。

  一两百人一边跑一边放枪,不时有兄弟被流箭射中,行动受缓,慢慢把他们引入伏击圈。

  李过率军追了一段,越想越不对,吼道:“不好,我们中计了快撤。

  就是这个时候。

  苏小光吼道:”兄弟们给我狠狠地打。

  一时间,

  李过与鲍三胜,找了一块大石头,躲了起来。

  一个小时后,炮火停了,枪声止了。

  苏小光用喇叭道:“所有人听着,你们是跑不掉的,降者免死,放下兵器,双手抱头走出来。

  接着,很多流匪都照作,走了出来。冷兵器,堆了一成一座小山。

  韩冰派出两万部队,清理战场,维持战殍秩序。

  太原府府衙

  韩冰拿着战报宣读着:

  战殍健全者30万人,老弱残5万总人数35万人,粮草二百万斤,冷兵器无数。

  押上来,几名士兵把李过,鲍三胜带上会议厅。

  何守光道:“李将军,别来无漾啊!”

  李过哼道:胜者为王,败者为寇,要杀要刮,悉听尊便。

  何守光道:“你倒是蛮硬气的,只是你这个这么值钱的将领,总得跟你的叔叔李自成,交换点什么。

  李过哼道:”你卑鄙无耻,偷袭算什么本事,有种和本将军正面对战。

  苏小光笑道:“你叔叔没教你,兵不厌诈吗?

  何守光道:“带下去,好生看管,这可是很是值钱的人。

  说完,众人都笑了。

  两天后,李自成接到李过被殍的消息,气得他把桌子给掀翻了。

  过了良久才平静下来了。

  信使交给他一封信,看了之后,就把那个信使杀了。

  原来上面写着:

  李闯王阁下,滚出山西以南,可饶你一命,若有意赎回你的侄子李过,白银三万两

  张勋敬上。

  来人,请军师宋献策

  运城,府衙,书房

  李自成和宋献策,正在商量什么。

  李自成道:“我们现在还有多少兵力。

  宋献策算了一下:”李岩那边,有三万。刘宗敏那边,有十五万,我们这边有十万,其它县的在8万左右。扣除老弱残,能战之兵30万左右。

  李自成道:“怎么一下子,消减了这么多。

  宋献策道:“主要这次被算计偷袭,几乎一个兵没有回来。

  李自成道:“你的意思是全军覆没。

  宋献策:“全军覆没不见得,但被殍是肯定的。

  李自成道:“这张勋到底是何许人也,有这么多厉害的火器。

  宋献策:“大王,如果我没有猜错,应该是上次的何守光所部!

  李自成道:“你是说,在山东的那斯。

  宋献策:“应该不会错,有这么强大的火力,绝对没有第二人。

  李自成道:“那我们现在怎么办。

  宋献策:“以目前来看,我们还是有一战之力,只是结果,可能不是我们想看到的。

  李自成道:“怎么说!

  宋献策:“就算我们打赢了,实力必然受损,到时候,各地乡勇或势力可不是吃素的,肯定趁机吃掉我们。

  李自成道:“那你的意思是投降吗?

  宋献策:“投降不至于,你有没有发现,张勋所部似乎不想赶尽杀绝,只是在驱赶我们。

  李自成把信交给他道:“你看看。

  宋献策:“果然如此。

  李自成:“军师对此如何看。

  宋献策:“这张勋野心不小啊!

  李自成:“何以见得。

  宋献策:“这张勋想通过占领山西,进而蚕并河北,浙江,安徽,南京,上海,杭州等地。形成包围圈,进而控制京城。

  李自成惊道:“这可能吗?

  宋献策:“只要形成有效防线,就可以阻止进兵勤王,就可以挟天子以令诸候。

  李自成:“难道他不怕天下诸候共伐之吗?

  宋献策:“这就要看他能否形成有效防线了。

  李自成叹了气:“那我们现在要如何做。

  宋献策:“求和,然后退出山西以南,再作图谋。

  李自成道:“那我们去哪里。

  宋献策:“西安!那里是六朝古都之一,我们可以在那里建都,

  李自成道:“那好,就听军师的。

  半个月后,李自后派人来谈判,表示愿意退出山西以南,并愿出三万两赎回侄子李过。五天后,李自成率军向西安进发,那里的百姓再次受到流贼洗礼。

  同年八月17日,崇桢得知山西贼已退,即命张父子退出山西,谁知张勋以流贼虽退,但随时可能卷地重来回绝,意外得知山西兵力竟加一倍有余,气得崇桢大为跳脚,却一点办也没有。

  同年9月7日,张勋请表荣升两省总都,在崇桢意料之外,全数通过。

  紫禁城,御书房。

  意兴澜姗的朱由检道:“大伴,你说这还是联的天下吗?

  王承恩道:“自然是皇上的天下。

  朱由检道:“这山西又落入张氏父子手里,实在可恨。

  王承恩道:“奴才,有句话不知当不当说。

  朱由检道:“说!联恕你无罪。

  王承恩道:“我听说山西已到吃人的地步,在皇上的手里也交不出一点税收,交给他们父子去折腾说这不定是一件好事。到时候,如果情况好转,皇上还可以增派赋税给他们父子俩人。

  朱由检道:“大伴,这联怎么没想到呢?嗯,你的想法不错。

  王承恩道:“皇上只是一时没想起来,奴才只是帮皇上回忆,回忆而已。

  朱由检无耻地接受了,哈哈道:“嗯,一定是这样的。

成就之路 蚕食山西

你刚刚阅读到这里

返回
加入书架

返回首页

书籍详情 返回我的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