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阅读上一章

第一百零八章:各方反应(一)

  天峻城。

  自叶宇解救下吐蕃百姓后,那个吐蕃读书人喀喇沁便拜入了灵署。

  因为他识文断字,便被邓镇任命为案牍房掌班。

  今日如往常一样,他早早的就赶到灵署据点,在拜见过邓镇后,便悠闲的钻入案牍房。

  喀喇沁泡了一杯茶,悠悠地走到案桌后落座。

  望着案桌上堆积如山的文牍,他很是欣喜地开口,“今日再忙一天,就能将城里百姓的户籍录齐,日后再也不用担惊受怕了。”

  他有足够的理由高兴,就在不久前大明朝廷将天峻城纳入帝国版图,更是一步到位将天峻城改立为天峻县。

  接到通知的那一天,喀喇沁便着手编制城内同胞的户籍名册。

  此时整个天峻县内的名册差不多快要完工,只要移交给即将上任的知县后,他们就正式成为大明子民。

  就在他排除杂念,准备动笔编撰剩下的名册时,一名吐蕃杂役慌张的走了进来。

  抬头望着邻居家的儿子,喀喇沁脸上浮现出一丝不满,“洛琪,慌里慌张的,成何体统?”

  吐蕃小子洛琪并不精通汉语,但见喀喇沁的神情知道其有些生气。

  他抓了抓头,吐出生硬地汉话,“喀喇沁大叔,有......有书......书文来的嘛。”

  “文书?”

  “对的嘛!”

  “拿来!”

  喀喇沁无奈地摇摇头,想着以后找机会还得大力普及汉学,或许他这一辈没有机会,但是保不齐后辈能等到朝廷向他们放开科举。

  接过文书,喀喇沁慢条斯理的看了起来,当看到其中内容后,脸色突然大变。

  他豁然起身,冲洛琪急喝道:“你赶快回家,告诉族人们没事不要出门,记住千万别聚集。”

  说完,他忧心忡忡的出了案牍房,连忙朝主厅赶去。

  ……

  主厅内。

  邓镇正埋头查看天峻城周边的堪舆图,盘算着哪些村寨需要设立驻所。

  他直接略过被厚土烈毁掉的村寨,目光落在城外三十里左右的塔塔村寨。

  “喀喇沁说过这里经常受到灵兽侵扰,看来倒是可以派一个灵卫前去驻守。”邓镇点了点堪舆图上塔塔村寨的位置,神情严谨地喃喃自语。

  “咚!咚!咚!”

  就在他目光继续移动时,厅门外响起急促地敲门声。

  “进来!”

  邓镇不以为意的喊了声,视线始终没有离开堪舆图。

  门外,喀喇沁平缓情绪,轻轻的推门而入。

  在见到邓镇时,他有些紧张地汇报道:“卫......卫长!格尔木出事了!”

  邓镇闻言抬头望向喀喇沁,见他有点局促不安,很是疑惑地问,“刚攻下的城能出什么事?难道我爹又颁发十抽三的军令了?”

  喀喇沁暗中叹了口气,这事弄不好就不是简单的十抽三了。

  “不......不是。”他抬头望着邓镇,苦着脸回,“是邓帅出事......”

  听到这里,邓镇心中一突,连忙抓过文书看了起来。

  他一目三行的看完文书内容,脸上顿时露出震惊,不一会又变得愤怒,渐渐的布满悲伤。

  ——————

  应天府。

  紫禁城武英殿内,朱元璋闭目假寐,望着勤奋阅览奏章的朱标,嘴角不由得微微上扬。

  心想儿子总算是长大了,已经能帮着处理大小政事,自己可算是能忙里偷闲了。

  “标儿,不着急!”朱元璋微睁双目,微笑着开口提醒,“缓一缓,切勿太过疲劳。”

  闻言朱标舒缓了下身体,并没有停下来的意思,“父皇,儿臣尚年轻,不碍事的。”

  “不亏是咱老朱家的种,跟你爹一样倔。”朱元璋缓缓闭上眼,口里喃喃细语。

  在此难得的温馨时刻,内侍总管匆匆走了进来。

  见朱元璋正在闭目养神,他脚下动作连忙轻盈下来。

  “陛下!锦衣卫毛指挥使求见。”

  “嗯?”

  朱元璋缓缓抬起眼皮,有些不满地开口,“什么事?”

  “说是有关西征军的事。”

  “让他进来吧!”

  ……

  “奴才毛骧,叩见陛下!”

  不一会,听到内侍宣他觐见,毛骧连忙进殿跪地叩拜。

  其实大明不兴跪拜礼,除正旦、中秋等特殊节日的大朝仪和每月初一的朔望日朝仪外,臣民觐见皇帝是不需要下跪的,只需行揖拜礼(拱手作揖)。

  但毛骧却始终与其他文武不同,每次觐见朱元璋时,一定是行跪拜之礼。

  因为他心里很清楚,锦衣卫指挥使的位置不是靠功勋得来的,而是靠着对朱元璋绝对忠诚。

  “起来吧!”

  朱元璋张开双眼,低目望着他,淡然地开口,“灵教的事查的怎么样了?”

  此时他已经不再避讳朱标,有意让他慢慢接触些机密。

  毛骧偷瞄了眼朱标,而后连忙朝朱元璋回道:“奴才已经摸清灵教的内部架构,除教主外另有两名副教主、四名护法、八名长老以及十数名使徒。”

  他微微抬头,见朱元璋面无表情,心知这些引不起他的兴趣,便继续汇报着,“奴才查明了副教主以下的成员身份,他们都在锦衣卫的监控下,只是副教主目前还......”

  这时,朱元璋眉头微皱,有些不满地打断他,“两次接触都没查出其身份?”

  “是......是,他两次派任务都是让街面上的小乞儿传书。”毛骧额头冒出细汗,连忙解释道。

  “倒是个谨慎之人。”

  朱元璋笑了笑,并没有太在意,只是让毛骧继续渗透灵教。

  殿中的朱标初听灵教之事,顿时露出好奇的神情。

  见他感兴趣,朱元璋冷不丁地开口,“毛骧,稍后将灵教的案牍送一份给太子,以后有新的情报也抄录一份给太子。”

  “奴才遵旨!”

  “嗯!”朱元璋见事情问得差不多,便挥手示意,“朕乏了,你退下吧!”

  不过他忘了不是他召见毛骧,而是毛骧有事主动前来觐见的。

  听到朱元璋的话,毛骧并没有告退,而是畏首畏尾的杵立在大殿中。

  端坐在龙椅上的朱元璋见状,脸色渐渐拉了下来,骂人的话语已经到了嘴边。

  见朱元璋脸色不茬,朱标连忙起身开口,“父皇,看毛指挥使的样子,或是还有重要事情要禀奏。”

  听到朱标的话,朱元璋脸色平缓下来,望着毛骧冷声质问,“还有什么事?”

  毛骧感激的看了眼朱标,慌忙跪地禀奏道:“西征军来报,卫国公......他战亡了!”

  “什么!”

第一百零八章:各方反应(一)

你刚刚阅读到这里

返回
加入书架

返回首页

书籍详情 返回我的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