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阅读上一章

正文卷 228章 榷价

  王珂显然是有备而来。

  所谓榷盐法,指盐民产出食盐后,由官府统一采购,再统一卖给商贩,再由商贩带入市场上销售。可以看到,整个过程中官府其实什么都没做,生产、转运、销售三大环节一个都没参与,纯凭着对资源的占有权,坐地数钱。

  就这,王珂居然能罗列出他们王氏经营河中盐池的种种困难,还像模像样地给出了诸多改善经营、降低盐价的措施。

  自然事先有了精心准备,才能编得出如此多瞎话来。

  李晔只管听,任他如何编话,均不吭声。

  这些都是废话,只需等他给出最后的数目……

  王珂却迟迟未能报出价来,他其实内心很犹豫。他来之前得伯父亲口嘱咐,每斗盐不得低于一百一十文,这也是自榷盐法实施以来,河中曾常年报出的盐价了,绝不能再低了。

  可再瞧身前天子一声不吭的冷漠神情,一百一十文绝换不来点头,指不定还会触怒天子,给河中带来灭顶之灾。

  「圣上明鉴。近来天下多不太平,河中也是动荡不安,安邑、解县两地盐民多离家逃亡,伯父能维持盐池产出,已是多方努力,称得上毁家纾难……故而盐价教往常较高,定在文一斗……」王珂不得不给出具体数目,「今圣上亲自过问,王氏自不敢懈怠。伯父说,哪怕是倾家荡产,也绝不能让朝廷为难,让圣上劳心……故以后输往关中食盐,只按先前的盐价,定百一十文一斗。」

  一百一十文,再加上沿途津渡关卡盘剥,商贩居中谋利,等到了关中的市场上,至少在一百八十钱往上。

  这与李晔想要的结果相去甚远。

  李晔摇了摇道:「也就不委屈你们王氏了,还是由朝廷来打理河中盐池吧。你也退下吧。」

  说罢,不管王珂还想如何解释,直接下令将他送出帐去。

  看来王重盈已彻底被钱财胀昏头了。

  他占着河中盐池,一份力也不用出,只待盐民们晾晒出食盐后,以十文钱统购,转手再卖给商贩,便是一文钱。

  甚至河中府的官吏都不用出面,他们照搬了朝廷的盐引制度,只需将盐引卖给商人,然后商人凭着盐引自去盐民那里买盐、再转运销售。

  什么都不用干的王重盈,每斗盐便可毫无风险、毫无付出地净赚一百四十文钱,而河中盐池每年产盐在一百二十万斤往上,如此算下来,每年当有多少财富落入他王重盈的腰包,当真是令人瞠目结舌。

  然而王重盈却仍不知收敛,不知满足,在如今朝廷兵马隔河相望时,他仍要拿出他贪得无厌的可憎面目,妄想继续维持他的暴利。

  李晔另知道,王重盈为了讨好朱全忠,在年初宣武军开赴淮北时,借着祝寿之名,他一次性便孝敬万贯钱;与之对比,去年年底各地入京贡赋,河中向天子所献,加起来不到三万贯钱……

  当晚,李晔便召集诸将,商议出兵。

  孙德昭献言道,据探马多日观察,河对岸防御不整,尤其近两日随着王珂渡河来参见,对岸防御越发松懈。所谓兵贵神速,应及早渡河。

  李晔同意了这个计策。

  既要出兵,便得安兵家的规矩来。出其不意,便是兵家所言取胜之道。

  既然河中以为朝廷在跟他商议,那也就是朝廷出兵的良机。

  至于韩建指派的司马邺和华州人马尚未过渭水,李晔也无暇再等了。若韩建同时还在和王重盈有来往,那华州兵尚未出境,当又可做为迷惑王重盈的一个因素。

  次日,艳阳高照,河面上风波不起。

  李晔亲自去了趟蒲津渡口,上下观望,只见得宽广无垠的黄河至此处陡然变窄,而水势却并未因

  此加急,当真是一处天然的好渡口啊

  是夜,河面上放出渡船。

  李晔再次叮嘱邓筠,抢占对岸渡口后,只管修缮工事,原地坚守,未有军令不得出击。

  一队队军卒上了船,一只只船朝对岸划去,消失在夜色中。

  待到远处忽有弓矢声响起,李晔再令岸边军队齐燃火把,大声喧哗,以声援先锋渡河部队。

  只持续了不到半个时辰,对面的声响便停止了,另有大片火把被燃起,几支同州兵旗帜在高处使劲摇晃。

  信号收到,邓筠部已轻松抢占了对岸渡口。

  这一次王重盈的反应就迅速多了。

  仅隔了一日,便再度派王珂来求见天子。

  给出的价码也有诚意多了,应允凡河中运往关中食盐,只榷价七十文一斗。

  李晔这时也才报他预期中的价格,每斗三十文。

  王珂料到天子还会压价,可没料到竟又压下去了一大半,远低于他从伯父王重盈那里得到的底价,只得再次返回河中商量。

  中间免不了拉锯一番。

  邓筠也在对岸击退了一次所谓「山匪」的进攻,朝廷又派人过河支援……

  最终才商定,凡河中输往关中食盐,榷价三一斗。

  李晔另劝告王氏,最好派官兵随同输运,以免商人贪利,领着输往关中的盐引却转手高价卖与其他地方,若最终导致输往关中的食盐数量减少,依旧是经营不善,朕随时可下诏收回河中盐池。

  朝廷兵马随之撤回蒲津渡,也随之撤出了蒲津关。

  当然在撤出蒲津关前,李晔也得到了韩建的承诺,绝不敢在食盐上胡乱加钱。

  回京城中,李晔再安排了相应善后事务。

  如今有了低价稳定的食盐来源,朝廷也当重启盐引制度。根据食盐数目发行相当的盐引,另要考察购买盐引的商贾资质,并在同州蒲津关外设立一榷盐司,监管食盐买卖,如此方能尽量确保关中食盐稳定。

  至于朝廷发行的盐引价码,暂定在一百一十文每斗。这也是自中唐施行榷盐法以来最恒定的价码。

  毕竟这是个动乱时代,时时都得为战事准备,朝廷的开销也很大。

  而朝廷蓄养民力后,总得通过一定的形式征收上来。通过食盐的方式征收,自是比赋税和征役的方式稳妥得多,也隐蔽得多。

正文卷 228章 榷价

你刚刚阅读到这里

返回
加入书架

返回首页

书籍详情 返回我的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