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题外话四(免费)
本文的女主,她村子附近有一座寺院,女主少儿时也和村里的同伴去过那里几次,也听过寺院主持讲法,她认为主持讲得很有道理,却从来就没有产生过丝毫信仰的念头。
她在男主面前说,那寺院的主持讲得有道理,很有利于民众品德的提升。当时,男主笑着问她,是不是信仰那个了。女主当时很不高兴,她觉得自己只是觉得那主持讲得有道理,离信仰的程度差得远。
女主的伯为她安排的过世外婆是个虔诚的信仰西方教的信徒,外婆家的几个舅母,肯定有人也信仰那种西方教吧,但女主从来就没有对那种西方教产生过丝毫的信仰念头。
但她的内心深处,是坚信有佛道神存在的。
直到有一天,她隔着马路只看到了写着修炼的横幅,便立即被震撼了,好像她天生就是为了这个修炼而生的,在小学教室听那九讲修炼录像的时候,她无数次被感动的泪流满面。
就像朴树在《生如夏花》里唱的那样,也不知在黑暗中究竟沉睡了多久,也不知有多难才能睁开双眼。
这么艰难来到这个尘世,就是为了修炼。
不虚此行,不虚此行。
能走进修炼是此生最宝贵的缘份。
女主听完九讲修炼的录像,当晚就告诉男主,她有信仰了。从此她对信仰不离不弃,紧紧拥抱修炼,从来就没有丝毫的动摇。
曾经的人生路途中遇到的那个寺院和伯为她安排的几个舅母信的西方教,她没有产生丝毫的信仰念头,大概是她不稀罕吧。
就像唐朝诗人白居易一样。
唐朝渐东有一个客商出海贩运货物,遭遇了风暴,被巨浪裹挟到海上漂流了很长时间,最后被吹到一个海岛上,岛上有一座仙山。客商的船一靠近岛,岛上就有人来问他是从哪里来的,客商如实相告之后,那岛上的来人就邀请客商上仙山拜见他的天师。
到了仙山宫殿,拜见了天师,天师说这是蓬莱仙山,并让侍者带客商游览仙宫。
宫殿里有十来处雕梁画栋、光彩夺目的院落,其中一处院落却院门紧锁,客商便问怎么回事,侍者说,这是白乐天的宝地,他在中国还没有回来。
客商知道白乐天就是白居易。他离开仙山回到浙东,赶紧把误入仙山的过程向浙东观察使李师稷报告。李师稷一字不差的记录下来,寄给了白居易。
白居易看了信,很不稀罕蓬莱仙山,回信李师稷说,仙山不是吾归处,归即应归兜率天。
兜率天就是尊者成佛之前居住的地方。
经书中说,佛法有八万四千法门。
哪个法门才能真正的做到普渡众生呢?
人人皆知,佛能普渡众生。可是,现实中,寺院里供奉的佛能普渡众生吗?寺院是有围墙有门槛的,寺院中的经书还都是文言文,这世人能看懂文言文的人毕竟有限,既然有限,再加上有围墙有门槛,何来的普渡众生。
能在常人中修炼,经书皆是白话文,人人都看得懂,那才是真正的普渡众生。
就像空气,就像白开水,那是人类生存的必需品,哪个人离开了空气和白开水能存活,可从来没有人认为空气和白开水很珍贵。
佛法有八万四千法门,但普渡众生的法门,必须是寺院之外修炼的法门。
在常人中修炼,无围墙无门槛,那才是真正的普渡众生。经书全是现在的白话文,人人都能看得懂,那才是真正的普渡众生。
就像本文的最后一章里,女主说的那样。
“寺院里的佛徒确实说普渡众生了,不过,这也只是寺院众佛徒的美好愿望罢了,其实,寺院里是普渡不了众生的,因为寺院不具备普渡众生的条件和实力。”
“比如说,寺院中的佛徒弟子都是在寺院中修行,修行的人必须放弃常人生活,出家去到寺院修行。可天下寺院是有限的,能放弃常人生活出家入寺修行的生命也是有限的,何谈普渡众生?小小的寺院能度几个众生?”
“只有在红尘中修炼的佛法,才能真正的普渡众生。没有国界,没有门槛,出门回家皆为修炼,工作下班皆为修炼,吃饭睡觉皆为修炼……处处是修炼,无处不修炼,这样的佛法才能真正的普渡众生……”